【中國鞋網-精英人物】鄉賢,釋義為品德和才學為鄉人推崇敬重的人。在臺州,一直不乏賢達之士,他們或許是敬業奉獻的道德模范,或許是才華出眾的名人志士,也或許是貢獻社會的經商人士……
在溫嶺鞋業界,臺州飛鷹鞋業有限公司如同展翅的雄鷹:年生產總值突破億元,產品遠銷海外。但許多人都有所不知,飛鷹鞋業的董事長李定海,卻是一位“折翅”的殘疾人。
從20多年前起白手起家,他不畏創業路上的風雨,憑著自己的努力,成就了臺州飛鷹鞋業有限公司在臺州童鞋業的龍頭地位;事業做強做大的同時,他熱衷公益事業:建立殘疾人工療站、創辦自由行走公益項目……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身殘志堅”的鄉賢佳話。
人物名片
李定海 溫嶺人 出生于1966年
臺州飛鷹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政協第四屆臺州市委員會委員,曾獲浙江省十佳“自強創業之星”、臺州市首屆殘疾人“自強創業之星”、溫嶺慈善工作個人榮譽獎、溫嶺市首屆“最美納稅人之勵志達人”、溫嶺市“勞動模范”。
自強不息
“別人能做到的,我同樣能做到”
李定海自小患過小兒麻痹癥,落下了右腿肌肉萎縮的毛病,從此不能像正常人一樣行走。高中畢業后,他選擇回家跟父親學做鞋。因為身體上的缺陷,李定海懂得,只有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能改變命運。在學習制鞋時,他總是處處留心,認真琢磨,掌握了一手好技藝。
1989年,李定海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獨自辦鞋廠。旁人投來的或擔心或不信任的目光,并沒有讓他猶豫和退縮。但是,對于一個殘疾人來說,創業的艱苦的確比想象中來得多。
“創業初期我四處奔波,那段時光令我至今難忘。當時交通條件不好,我常常要坐著輪椅到溫州、廣州等地走市場、看產品,十分艱辛!崩疃êUf,靠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他咬著牙一邊做鞋子一邊跑業務,既當工人又當老板,“沒有人手,我就自己上,有時一天工作12小時,干的活抵得上四五個普通人的勞動量!
如今,經過二十多年的拼搏,李定海將只有兩間房子的作坊式小鞋廠,發展到擁有3萬多平方米標準化廠房、100多家連鎖零售店的現代化企業。
伴隨著“飛鷹”的騰飛,李定海也以自己自強不息的品質為無數人指明了方向:“別人能做到的,我同樣能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只要有夢想、肯吃苦,殘疾人也能和正常人一樣,靠努力去成功!
回報社會
熱衷公益獻愛心
隨著“飛鷹”逐步壯大,李定海也不忘通過公益事業來傳遞社會正能量。
對于殘疾人,他給予特殊的關愛。2012年,他投入50萬元,創辦了以智障、精神障礙患者和其他重度殘疾人為對象的融工療、日間照料、托養為一體的殘疾人工療站,安排他們到合適、輕松的崗位,同工同酬,并安排專車接送,使他們在獲得勞動收入的同時,逐步康復。
“目前工療站安置了38個溫嶺本地的殘疾人,他們大多有精神或智力殘疾,在此療養為主,工作為輔。站里設有閱覽室、健身房,希望能為他們創造一個健康的療養環境,有益身心發展!崩疃êUf。
對于貧困學生,他送上貼心的關懷。2014年5月,李定海啟動“自由行走”公益助學項目,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送去鞋子!爸灰峁┥絽^學校的地址或貧困兒童的名單,核實信息之后,就將公司的童鞋送給那些孩子,讓他們也能穿上好鞋子!睋疃ê=榻B,公司每年大約要為孩子們送4次鞋,每次價值在10000元左右。
此外,李定海協助設立了溫嶺市首家集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功能于一體的過渡性幫扶基地“陽光驛站”,幫助社區服刑人員和歸正人員走向社會,并多次向災區、慈善總會、紅十字會和殘聯等捐款、捐物。
“因為消費者的信任,才有‘飛鷹’的今天。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去回報家鄉和社會,也讓更多的殘疾人明白,只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多付出一點,殘疾人也能為社會貢獻力量!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鞋網官方微信!